
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 (1870年 12 月10 日 - 1933年8月23日)是19世紀末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建筑師之一,他經常因在其文學話語中預示了整個現代主義運動的基礎而聞名。作為一名建筑師,他的影響主要局限在如今處于奧地利和捷克共和國的主要作品中,但作為一名作家,他對20世紀建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創作了一系列通過批判裝飾和一些社會弊病來闡述他自己的建筑風格的爭議性文章。阿道夫·路斯的極簡主義態度反映在勒·科布西耶(Le Corbusier), 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和許多其他現代主義者的作品中,并導致建筑師對裝飾方式的根本轉變。

路斯于1870年出生于奧匈帝國(現為捷克布爾諾)的布呂恩(Brünn)。在開始兩年軍役之前,他曾就讀于賴肯貝格(現為利伯雷茨)的皇家帝國州立技術學院。離開軍隊之后,他就讀于德累斯頓技術學院,后來移居美國三年。路斯在那里曾從事過石匠、地板和洗碗工的工作。最終,路斯在1897年建立自己的事務所之前,在維也納找到了一份與建筑師卡爾·梅雷德(Karl Mayreder)合作的工作。

路斯希望通過他的著作建立一種由實用推理所支持的建筑物設計的智能方法。他對裝飾品的反對蔓延到任何不能證明其合理功能的東西。因此,他的建筑往往由純粹的形式組成,并可由其經濟實用性和功利性證明。一篇題為《

因為它們與傳統的維也納設計,維也納分離主義和維納·維克斯塔特(Wiener Werkst?tte)近期的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他的文學作品和建筑作品引起了廣泛的轟動。當他將其最著名的一個作品和約瑟夫·霍夫曼的阿波羅蠟燭工廠商店做比較時,路斯提及建筑的永恒品質不需要裝飾:“然而,按我的原則設計的咖啡博物館,雖然與蠟燭店開在同一天,它在膠水不再粘合住家具之前并不會變得無用。”

路斯的其他著名建筑包括1910年他在維也納設計的可以俯瞰的邁克爾廣場(Michaelerplatz)的高盛大廈(Goldman&Salatsch Building),以及許多私人住宅,例如布拉格的穆勒別墅。他的許多作品雖然頗受爭議,但通過潔白的墻壁和純粹的形式揭示了現代主義運動的根源。勒·科布西耶本人認為路斯的”裝飾和犯罪”是建筑學的"荷馬式的清洗",展現了路斯對現代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
請查看以下鏈接,查找閱讀阿道夫·路斯的一些著作,并詳細了解可能改變建筑歷史進程的未實現的設計。
(翻譯:李濟萱)
The Long(ish) Read: "Ornament and Crime" by Adolf Loos
Sam Jacob Studio "Resurrects" Unrealized Adolf Loos Mausoleum in London Cemetery